一站式知識產權保護平臺
很多創業初期的公司不重視商標的存在,當你發現商標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之后,可能你的商標已經被人搶注,然后迫于無奈,需要花大價錢去買回來,這樣做是非常不劃算的,而且這種事情時也屢見不鮮。
簡單舉幾個栗子:
大家肯定不知道"嘀嘀打車"原名其實是"滴滴打車",滴滴壯大后因商標問題被索賠8000多萬,還要被迫更名;因為"小黃車"商標缺失且有他人注冊商標在先的情況下,ofo共享單車只好將品牌名稱更改為ofo小黃車。
再來看一個商標對公司的影響有多大的經典案例——漢王科技與蘋果公司的"i-phone"商標協議。
2002年蘋果公司初入華,在中國注冊了硬件與軟件范圍下的"iPhone"商標(不包括手機范圍),國內企業漢王科技于2004年注冊了"i-phone"這一商標,并將其應用在了固話產品上。
隨后2009年,蘋果公司支付365萬美元,與漢王就"i-phone"商標達成轉讓協議;近日,蘋果公司又支付800萬美元給漢王科技再次簽訂商標權益協議。
這就是一個商標引發的"虧損"啊! 將近1200萬的損失,還是美金。
成熟的公司尚能承受這樣大的賠償損失,但對于創業公司來說,就要防患于未然了。商標對創業公司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我們先對商標有一個了解
簡單來說,商標就是用來區別一個經營者的品牌或服務和其他經營者的商品或服務的標記。
商標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當時工匠們將其簽字或“標記”印制在其藝術品或實用產品上。隨著歲月遷流,這些標記演變成為今天的商標注冊和保護制度。這一制度幫助消費者識別和購買某產品或服務,因為由產品或服務上特有的商標所標示的該產品或服務的性質和質量符合他們的需求。
商標作為一個企業的無形資產,我們無法給出商標的具體價值,商標在投資或經營過程中作為資產的價值,即商標資產所含資本量的大小。是指其資本價值,而不是榮譽上的或主觀上的價值。常見的價值判定通常決定于商標的認知度、認可度,以商標能夠為企業帶來的預估測值來評測。
舉個近期的例子:
青島的一名男子在2012年注冊了一個“聚劃算”的商標,最近總有陌生電話給打給他,表示要收購這個商標,最高出價高達1618萬。
眾所周知,我國商標注冊遵循“申請在先原則”也就是說,同樣的商標,誰先注冊誰獲取商標權。
2009年,該男子開了一家連鎖洗衣企業,隨著業務的拓展,又增加了家政服務的業務。“我們當時就想著把所有的家政服務聚合在一起,可以享受到更多優惠,就注冊了‘聚劃算’這個商標”。
2011年8月1日,該男子的公司提交了“聚劃算”商標的申請,2012年10月7日,該商標被核準注冊,并陸續拿到了第3類、29類、31類、36類和37類的商標證書。
第3類包含:洗衣用漂白劑及其他物料;清潔、擦亮、去漬及研磨用制劑;肥皂;香料,香精油,化妝品,洗發水;牙膏。
第29類包含:肉,魚,家禽和野味;肉汁;腌漬、冷凍、干制及煮熟的水果和蔬菜;果凍,果醬,蜜餞;蛋;奶和奶制品;食用油和油脂。
第31類包含:谷物和不屬別類的農業、園藝、林業產品;活動物;新鮮水果和蔬菜;種籽;草木和花卉;動物飼料;麥芽。
第36類包含:保險;金融事務;貨幣事務;不動產事務。
第37類包含:房屋建筑;修理;安裝服務。
“注冊以后我們就把‘聚劃算’這個商標應用在公司自己的產業上,洗衣店、家政服務和農副產品的經營都在使用這個商標,但最近我就老接到全國各地的想要收購這個商標的電話,”該男子稱,“尤其是618網絡購物節前后,這種電話就更多了,有來自北京、上海、杭州、濟南等地,好多家企業打電話想買”。
而對于是否會出售這個商標,該男子說,自己正在考察資本方的實力,希望給這個商標找到一個最好的出處。
據悉,該男子注冊的第36類商標,是最為受人追捧的,甚至被叫到了1618萬的天價。
可能有人會問,商標真的這么值錢嗎?
給大家說個都知道的商標:
可口可樂想必大家知道,這是一個貫穿整個世界的品牌,它以700多億美元的品牌價值位居世界首位。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商標不僅僅是起著標識商品的作用,其凝聚了商標權人的長期經營的商譽價值,這就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擁有商標不僅能使企業免受侵權風險,擴大產品影響力,更重要的是,一個好商標能為企業孵化巨大的財產利益,其價值往往是難以估量的。
隨著創新和知識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知識產權的價值和保護,而商標作為知識產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一個企業品牌的象征。消費者從眾多商品中做出選擇時,更多的是依靠“對于商標的認知度和信任度”來做出判斷和選擇。
忽視一枚小小的商標,可能讓你的多年付出打造的品牌輕松被人搶注,前功盡棄,擁有了一枚好的商標,就有可能讓你公司的品牌價值得到更好的提升和體現。
自2017年后,商標的注冊必須有個體戶執照或公司法人執照才可以申請。


電話預約在線咨詢

電話預約在線咨詢

電話預約在線咨詢

電話預約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