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知識產權保護平臺
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是便利企業、群眾生產經營與辦事創業的重要支撐。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指導意見》(國發〔2022〕5號),就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提出目標任務,明確工作要求。焦作市工作如何?有哪些具體舉措?記者就此進行專題走訪,了解這方面的工作情況。
近年來,焦作市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積極探索創新審批服務便民化措施,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成效有效發揮,政務服務水平持續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大力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
規范事項管理。健全政務服務事項管理和動態調整機制,市本級政務服務事項承諾時限由法定平均24個工作日壓縮到2.4個工作日,平均辦事環節由5個壓縮到3.57個。
建立實施清單。建立市本級2191項政務服務事項和縣(市、區)事項的基本目錄、實施清單,實現了政務服務事項的數據同源、動態更新、聯動管理。
健全標準體系。編制《政務服務中心建設規范》,成為河南省地方標準發布,成為我省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建設的依據和指南。編制《政務服務“三集中、三直接”改革指引規范》,成為焦作市首個地方標準發布,有力地推動了“一網、一門、一次”改革。
大力推進政務服務規范化
規范審批服務。全面實施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和限時辦結等制度。優化前置服務,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全面推行申報輔導制度。
規范審批監管。積極推進“互聯網+監管”,健全審管銜接機制,實現審批和監管信息實時共享。全市“互聯網+監管”監管行為數據量達29055條。
規范中介服務。開展中介服務事項清理規范工作,并向社會公布清單,取消22項、保留60項。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網上中介超市,具備網上展示、服務委托、交易登記、星級排名等功能,進駐各類中介服務事項62項、中介服務機構52家。
規范基層服務。建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標準》,出臺《村級便民服務站幫辦代辦人員行為規范》《村級便民服務站幫辦代辦人員服務規范》《村級便民服務站幫辦代辦人員監督管理制度》等,1999個村(社區)全部實現103個事項不出村(社區)即可辦理。
規范服務評價。推進全市網上辦事大廳、窗口評價平板、大廳自助終端、自建系統等與“好差評”系統實現全面對接。聘任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內的政務服務體驗官和監督員,對焦作市政務服務行為進行社會監督,形成評價、整改、反饋、監督全流程銜接的政務服務評價機制。
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便利化
提升網上辦事深度。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加大辦事環節精簡和流程再造力度,市本級2191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可辦。
推進移動政務服務。積極推動企業和群眾經常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指尖辦”,“豫事辦”焦作分廳上線便民服務事項236項,焦作城市門戶APP“焦我辦”實現大廳預約叫號、一鍵挪車、居住證、契稅繳納、青年人才補貼申領等303項掌上可辦。
擴大電子證照應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實現27個電子證照(批文)全面在線應用。制作完成928個電子印章,覆蓋部門636個,部門覆蓋率100%。制作電子證照72.7萬張,下發電子證照模板110類,依類型制證完成率98.18%。
優化便民利企服務。在市政務服務大廳設立“有訴即辦”服務專區,下設導辦幫辦代辦窗口、“萬人助萬企”窗口和“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范圍涵蓋有關政務服務大廳各窗口承辦事項的咨詢、求助、投訴、建議等各類訴求。受理各類訴求425個,回訪滿意率100%,受到企業和群眾一致好評。
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指導意見》,聚焦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堵點難點問題,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統籌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資源,推動政務服務與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有機銜接,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運行標準化、服務供給規范化、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化?!?/p>
文章來源:焦作市人民政府



電話預約在線咨詢

電話預約在線咨詢

電話預約在線咨詢

電話預約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