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知識產權保護平臺
南陽市科技局以“補短板、建優勢、強能力”為重點,實施創新平臺建優提升工程,建設完善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不斷優化科研力量布局,壯大創新策源優勢,催生發展新動能。
一、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取得新突破
依托南陽理工學院等積極謀劃籌建南陽張衡實驗室、仲景實驗室,加強了與嵩山實驗室、神農實驗室的對接聯系,為我市實驗室重組重建提供新思路;依托南陽師院、南陽理工學院建設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生態環境治理、張仲景經方研究重點實驗室,大力提升了我市創新策源能力;積極推進天冠國家重點實驗室與浙江大學、鄭州大學等戰略重組,爭取在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中躋身入列;以中光學集團為重點,充分依托河南省科學院南陽光電研究所,在光學薄膜、鏡片、鏡頭等冷光學元器件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攻關,著力打造南陽光學技術發展新引擎;積極推進河南省中藥固體制劑、功能薄膜、智慧養豬等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持續提升我市中醫藥、數字光電、智慧養豬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聚焦“主新特”產業發展需求,積極引進許為剛院士人才團隊,成功建成“河南省優質專用小麥育種院士工作站”,以“院士+”為引擎發展“院士經濟”,引領我市產業升級發展。
二、研發平臺建設能力持續增強
有效整合科技資源,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平臺體系。通過創新政策引導、科技項目支持、科研條件建設等多方式,集中培育了一批國家、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結合“萬人助萬企”活動,加快推進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至目前,全市共建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7家、市級165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26家、市級590家。
三、“雙創”載體建設深入推進
積極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完整孵化鏈條和“孵化+創投”的創業模式,圍繞主導產業發展建立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創新創業載體,至目前,全市共建設國家級眾創空間4家、省級12家、市級13家,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省級5家、市級2家。依托星創天地等農業科技平臺載體,加大對花、藥、果、菌、茶等優勢特色產業技術創新支持力度,至目前,全市共建設38家星創天地。精心組織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南陽分賽,引導企業積極參與,推進全市創新創業活動深入開展。目前已連續舉辦六屆大賽,累計958家企業和團隊參賽,獲得省級獎項13項,國家級6項,吸引投資近3億元。學習智慧島雙創載體建設經驗,指導培育我市雙創載體提檔升級。
四、創新布局進一步優化
實施創新載體提質升級工程,強化重大創新載體布局,以創新要素的集聚和流動,促進區域協同創新發展。南陽國家級高新區和農業科技園區、宛西高新區、淅川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室等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創新引領能力不斷增強,桐柏縣、內鄉縣成功創建河南省農業科技園區,有力地推動了新舊動能轉換,促進新興產業發展。
文章來源:南陽市科學技術局



電話預約在線咨詢

電話預約在線咨詢

電話預約在線咨詢

電話預約在線咨詢

